海口夜市系列 | 市容市貌与民生就业双赢 夜市“蝶变”获中外游客点赞

来源:南海网 作者:周静泊

  夜市,是城市的重要“窗口”和特色名片。海口市启动“双创”工作后,通过整治解决了小吃摊、烧烤档占道经营带来的种种问题,但一时间也出现“特色小吃难觅”的现象,市民游客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2017年起,海口市参考台湾等地经验,全力推进特色夜市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建成六个特色夜市。这些夜市陆续开业以来,以干净整洁的环境和美味又放心的特色小吃,在市民和游客中赢得了良好口碑,打响了海口夜市的招牌,同时也为摊贩带来了稳步增长的收益,实现了市容市貌和民生就业“双赢”。

  海大南门夜市成海口靓丽名片 中外游客点赞

  海大南门夜市是海口首个试行限时封闭市政道路用于夜市经营的项目。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海大南门夜市生意好人气旺 摊贩:盖房钱、“老婆本”都有啦

  6月30日傍晚,17点50分,海甸三西路海大南门路段,铁马架起,往来穿梭的车流退居辅路,一辆辆小推车从周边的小街小巷中涌向马路,在路的两边一字排开,每天傍晚6点至凌晨两点,这条路就是它们的天下。

  在“海南正宗糖水”的摊位前,今年31岁的容一明正帮着母亲李土育张罗着开张前最后的准备工作:在摊位前铺上防油污地毯,摆好桌椅,再在桌旁放上垃圾桶。糖水是早些时候在家里人的帮忙下提前煮好的,装在小餐车上放着的一个个大铁罐子里,盖子一掀,一团云雾似的蒸汽伴随着香气蒸腾而上,白的豆腐脑,黑的芝麻糊,深绿色的绿豆汤,还有半透明的藕荷色中夹杂着些许黄色的地瓜西米露……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摊子,撑起了他们全家的生计。

  “我妈妈已经卖了二十多年的糖水了。一开始就是在巷子口推个小车卖,客流不稳定,生意时好时坏,城管来了还得跑。”容一明说,到了2009年,海大南门这弄了个便民疏导点,他们一家作为低收入家庭,便在疏导点租了一个摊位,生意算是“安定”下来了。

  “那时候就在人行道上摆个小餐车,勉强在餐车背后支两张桌子给客人坐,卫生环境也不好,吃完的碗可能随手就扔在路边了,有时候客人来了看到没地方坐,也就走了。”他说。

  “吴记正宗陵水酸粉、糟粕醋”的老板娘王巧也是在2009年到海大南门这边摆摊,她原先工作的电子厂倒闭了,她也就成了下岗职工。在她的记忆里,以前的海大南门疏导点就是有点脏脏乱乱的。但到了2017年,海口市政府开始对便民疏导点进行整体升级改造。2018年1月31日,写着“海大南门特色夜市”的橘黄色大招牌立在路口,便民疏导点“蜕变”成为海口首个试行限时封闭市政道路用于夜市经营的项目。

  “升级改造之后,环境干净整洁多了,也有地方给客人坐,而且整体包装过后名气也响了,现在有好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生意比改造前好多了。”王巧说,他们夫妻俩经营的这个小餐车每天的营业额能有八百到一千多元,比之前能多赚个一百多元,养活一家老小九口人完全不成问题,每个月还能攒下一两千元,最近还回陵水老家盖了新房。

  容一明的糖水摊现在一天也能有五百到九百多元的营收,过去因为家贫攒不下“老婆本”的他也靠着经营小摊存了钱娶了老婆。如今眼看着小摊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容一明笑着说,以后可以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了。

  周末下午,海大南门特色夜市迎来众多食客。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保洁人员会及时打扫顾客用餐后遗留下来的垃圾,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干净。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夜市成为城市形象靓丽名片 干净整洁物美价廉令中外游客点赞

  晚上7点半,海大南门特色夜市里人群熙熙攘攘,从南京来的游客刘夕旺带着老婆孩子和一帮老友,正在一家小吃摊前吃得不亦乐乎。

  “像这样的夜市我在国内其他城市还没见过,每天时间一到就把马路封起来让小摊贩经营。虽然小吃街人气很旺,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小吃种类很丰富,无论是海南本土风味还是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都有,桌椅随便坐,商家也不抢客,很干净也很文明。”除了面前的美食外,海大南门特色夜市连油烟、垃圾回收等细枝末节的小事都能管理到位,给刘夕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确,如今海大南门特色夜市的摊贩们都用着政府统一打造、统一标识的餐车和后勤保障车,顶上还挂着一串红彤彤的灯笼。每个摊位前都铺着防油污地毯,以免弄脏路面,防油污地毯上整齐地摆着一排桌椅,桌椅前放着统一配置的垃圾桶,供水、供电、排烟、排污也是统一保障。穿着反光背心的环卫工人和夜市管理人员在摊位和座位间往来巡逻,时刻维持市容整洁干净。

  “这条街很干净也很整洁,不但有好多美味的食物,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货摊,价钱都很实惠。”来自美国加州的游客肯伯利·祖妮卡对夜市里的一切都饶有兴趣,在她看来,这是一个了解海南风土民情的好地方。

  海口已建成六个特色夜市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

  其实像海大南门这样的特色夜市,在海口并不只有一家。

  近两年来,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牵头,联合城管、食药监、旅发委、工商等多个相关部门,对照“双创”测评体系标准,参考借鉴台湾等地的夜市建设、经营管理经验,并结合海口实际打造特色夜市,旨在实现提升城市品位与解决本地户籍低收入人群再就业的有机融合。

  ↑海口金盘夜市扩容升级:美了夜色 火了生意

  金盘夜市是海口首批进行升级改造的特色夜市。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金盘夜市在夜市内部规划了停车位,现在顾客的电动车都有序停放,井井有条。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目前,海口市共建成龙华区金盘特色夜市、琼山区福地美食街特色夜市、琼山区文坛路特色夜市(特色美食创业广场)、美兰区东湖嘉丰特色夜市、海大南门特色夜市和海垦花园夜市等六个特色夜市。这些夜市在升级改造时均对业态布局、食源控管、作业分区、油烟处理、公共配套、垃圾回收、空间设计、灯光氛围、车辆停放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投入运营后统一规范管理,夜市品位大大提升,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观光消费,同时也按照《海口市特色餐饮街、夜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安置下岗、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方案》提出的“失业、家庭困难(包括残疾)人员就业安置方面比例不得低于30%”的规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近三千个工作岗位。

  在不远的将来,海口还将建成一批特色夜市并投入使用。据了解,目前秀英区美俗路特色夜市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龙华区滨濂特色夜市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秀英区秀英小街特色夜市、龙华区电影公社特色夜市也已确定选址并正在开展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2日讯 记者 周静泊)

  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长廊是金盘夜市的一大看点。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夜市内的餐车摊位用于安置下岗、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摄

  独家评论 | 海口夜市升级大改造绽放“烟火”味

  夜市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很多人了解海口饮食、风俗和人情最快捷的打开方式。有人说,没有了充斥着“烟火味”的夜市,城市总像是缺了点什么。以夜市为载体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从中结成的情意,是现代城市最稀缺的人文资源。

  我们欣喜的看到,这两年海口加快推进“双创”,推动城市升级改造,但海口依然不舍烟火味!通过参考借鉴台湾等地的夜市建设、经营管理经验,并结合海口实际打造特色夜市,实现了提升城市品位与解决本地户籍低收入人群再就业的有机融合。

  据报道,海口市共建成龙华区金盘特色夜市、琼山区福地美食街特色夜市、琼山区文坛路特色夜市等六个特色夜市。每个夜市各有特点,也有一个共同点:虽然人气很旺,但一切井然有序,无论是海南本土风味还是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摊贩们用着政府统一打造、统一标识的餐车和后勤保障车,连油烟、垃圾回收等细枝末节都管理到位……

  与以前街边随处可见的夜市相比,升级过后的海口夜市,处处透着新鲜和舒适,让市民和游客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目前海口的六个特色夜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消费,不仅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彻底告别了城管与摊贩猫捉老鼠的游戏,更成为了海口乃至海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毫无疑问,在打造特色夜市,升级改造海口过程,海口市各级各部门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绣花功力,不仅没有让夜市在升级改造中消失,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实在难能可贵!(肖时平)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