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有堵点、科研秩序受冲击?官方亮出政策组合拳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刘垠 张佳星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张佳星

  在推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如何体现?疫情之下,如何帮扶科技型企业共渡难关,怎样尽快恢复原有科研秩序……

  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情况。

  科技部:两方面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

  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说,科技部从两方面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工作:一方面,及时做好国家科技计划部署工作,推动各项研发和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对科研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科研工作中来。

  另一方面,研究制定《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提出9方面18条具体措施,对科技支撑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体系化安排。

  一是瞄准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瞄准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载体作用,实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按照“一城一主题”、“一园一产业”的原则,突出特色优势,优化空间布局。

  三是瞄准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是瞄准科技人员与企业产业需求的有机融合,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鼓励引导科研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和产业,服务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

  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

  贺德方表示,这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注重统筹政府与市场、当前和长远,努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推进格局。据了解,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70%的省级科技厅还推出具体举措。

  出实招保证重大科研任务实施

  不少人关心,疫情发生后,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任务部署有无受到影响?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坦言,疫情发生以来,很多科研人员直接投身到防疫工作一线、奋力拼搏,科研单位也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疫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科研秩序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

  为了保证重大科研任务的实施,科技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及时调整在研项目的管理工作。2月中旬,科技部发出通知,对在研项目的实施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对于核心团队身在受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以及核心团队直接投入到疫情防控诊疗一线的,还可申请进一步延长时间。同时,对科研项目申报、项目验收和中期检查等相关工作也都作出相应调整,确保有关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有序部署新的研发任务。近一段时间,科技部陆续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多个重点专项,以及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总共涉及到550多个任务方向,中央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十三五”以来,国家科技计划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强度,增长已超过50%。在“十四五”任务布局中,还会继续增加。

  三是优化创新“便利化”服务,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比如,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项目评审,此次实现了让研发团队“足不出户”就可参加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同时,今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有项目申报都全面实行无纸化申报,此外,考虑到疫情时期的特殊情况,探索“容缺申报”的方式。

  支持先进计算、核心软件等支撑国家新基建

  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出的“下一步如何培养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问题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说,疫情中,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一些新业态发挥线上优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下一步,科技部将重点从三方面进一步促进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力度,重点包括先进计算、核心软件、宽带通信、区块链、光电子、微纳电子、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支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大对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引导和技术支撑的力度,重点包括:新型健康业、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现代物流、教育服务等,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新动能。

  三是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出台一批支持政策和措施,为科技型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科技日报记者张佳星现场提问

  1—2月中关村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5%

  作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标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回应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关村有2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到检测试剂、疫苗、药物等研发生产工作中。特别是发挥中关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推出AI诊疗、智慧测温、消毒和配送机器人、智慧医院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抗疫一线得到很好应用。

  据统计,今年1—2月,中关村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5%,有力支撑了科技战役、复工复产和线上经济。

  截至4月2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重点监测的3.84万家企业,复工率接近90%;188家中关村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有182家实现复工,占比为96.8%。整体看,中关村企业复工复产正在科学有序、平稳推进,并呈现出加速全面恢复的态势。

  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

  承担国家应急攻关的企业,2/3来自国家高新区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透露,目前,承担国家应急攻关的企业中,有2/3来自国家高新区。

  截至4月1日,169家国家高新区中企业整体复工率达到7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4.2%,有35家国家高新区实现总体复工100%。高新区整体复工复产率普遍较高,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近一段时间,无症状感染者和复阳情况也备受关注,复工复产过程中有没有应对的方案?针对记者这一问题,包献华回应说,对这个问题既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恐慌。据统计,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复阳患者导致疾病传播的确切病例。

  包献华解释,在当前严密的防控举措下,大部分专家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导致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只要按要求做好科学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可以做到防疫与复工复产工作兼顾。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

  人工智能应对疫情处于探索阶段

  秦勇表示,疫情期间,一批人工智能产品,比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人脸识别、智能测温、智能语音机器人等,在抗疫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总体上看,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应对疫情,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是长远来看这将是发展趋势。”秦勇说,下一步,科技部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发展支持。疫情期间,科技部紧急发布了一批人工智能指南,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关键器件的研发支持。

  近期,科技部还将结合疫情防控,针对智能医疗,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染病防治、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支持一批研究项目。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

  特殊时期启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

  为了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科技支撑,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启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

  张晓原表示,作为当前特殊时期启动的一个特殊重点专项,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第一,立足于提振当前经济,主要是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特别是短期内能够见到成效,对复工复产有着直接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项目体量适中,实施周期不超过两年。

  第二,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并对一些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给予倾斜支持。预计这一重点专项能支持3000家左右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重点专项将鼓励他们和行业骨干企业、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建立“伙伴团队”,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应用示范,带动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集群发展。

  第三,创新组织方式务求高效规范。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提出项目申请,科技部将会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部门在三个月内完成立项工作,相关项目经费也要采取定额资助的方式尽快拨付到位,以最快的速度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

  第四,加强示范带动和协同联动。希望能鼓励引导有关部门和地方也积极采取类似措施,通过科技创新加大对复工复产各方面支撑服务,同心协力加快打通经济循环,对全国企业的复产复工形成有力支持。

  21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复工复产率超九成

  疫情发生以来,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广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包献华说,科技型企业凭借自身科技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劲,现在看复工复产的态势良好,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据对21个省市调研统计,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复工复产率超过90%;据对国家高新区内3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监测,平均复工复产率达到83.3%。

  200亿元“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来了

  翟立新介绍,针对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会同8家金融机构推出200亿元的“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两周时间发放贷款271笔、贷款金额51.2亿元,平均利率3.55%。近期,还拨付了小微企业研发、专利、人才等扶持资金4.3亿元,支持企业4000多家。同时,中关村科技企业孵化器还为在孵企业减免1.38亿元的房租,受益企业达到8000多家。

  针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问题,2月以来,中关村管委会分三批向社会发布370多项抗疫新技术新产品,有130多项得到新的应用。

责任编辑:李明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