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四重维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严文波 张丹 冯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这一重大制度创举,对于进一步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入理解和把握建立这一制度重大意义的四个维度,对于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维度: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制度建设的经验所得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早在党的一大,就讨论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成为党的制度建设的起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制定和逐步完善了党的章程,确立了党的领导、活动、纪律、监督等制度,为党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由革命变成长期执政的党的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全党上下总结和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和传统,建立并完善了党对国家的领导制度,深化了党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展开了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制度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这一时期,党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由一系列相关具体法规制度组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制度治党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之利器。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论述意在表明,除了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还要以制度的伟力凝聚起党心,增强党的战斗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要真正实现从严治党,就必须依靠制度法规把规矩立起来、把纪律严起来,始终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让制度成为一种信仰,成为全体党员共同遵循的准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是推进党的制度创新的一大开拓性成果,是对党长期制度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制度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人民维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固本之策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要使党不变质、不变色,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所谓为人民谋一时一事幸福容易,始终不渝为人民谋幸福难。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将党的全面领导优势与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让全体党员在制度的框架内更清楚地明白“我是谁、为了谁”,并以此转化为具体工作上的“我为谁服务”和“我对谁负责”。习近平强调:“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推进中,全体党员要切实摆正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划思路、制定举措,并善于采用“土话”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获取人民群众的“真心话、真需求、真信任”,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等民生事业,并敢于用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只有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第一信号”,时刻铭记人民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价值维度:确保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长效机制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在各个时期能够不被一切困难所吓倒,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面对党内外的重大风险考验和突出问题,习近平指出:“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党上下分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是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鲜明品质,但党的自我革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能是浅尝辄止,要想达到好的成效,就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对每个党员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进行了明确合理的规范,要求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征程中始终都要以初心使命为根基,用彻底的自我革新精神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提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始终保持自我革新、从头再来的勇气,坚决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问题作斗争,永远把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现实维度:激发全体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行动宣言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外部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员干部更要在其位谋其职,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担负起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习近平谆谆告诫:“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是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勇担当、敢作为、善作为的行动宣言。这一制度不仅是要管住党员干部“有权任性”的乱作为,防止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不作为,更重要的是要用制度充分唤醒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激励党员干部干实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度设计,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从而让全体党员干部将践行党的宗旨变成一种理论信仰、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实践遵循。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紧依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治国理政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接受思想政治上的洗礼,用廉洁自律战胜私心私欲,用初心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此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当前,深刻理解和把握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大意义,能够进一步增强对这一重要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本人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研究”(18VSJ010)阶段成果】

  (严文波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丹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冯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

  作者简介

  姓名:严文波 张丹 冯静 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邱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