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扶贫经验帮助东南亚国家减贫

来源:新华社 作者:何伟 潘强 章建华 黄庆刚

广西参与援建的老挝万象市版索村新桥。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供图

新华社南宁11月28日电 近日,随着最后8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致力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广西还利用毗邻东盟国家的优势,与一些东盟国家分享减贫经验,积极开展减贫合作。

“新桥已经建好,村民出村便利多了。如今,村里的泥巴路变成沥青路,环境卫生持续好转。”望着广西参与援建的新桥,49岁的坎占·布维奈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坎占·布维奈是老挝万象市版索村村民,曾两次到中国交流学习脱贫经验,对广西梯田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旅游扶贫项目颇感兴趣。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将中国种养经验运用到当地,成立养牛、种玉米和织布的生产小组。“我们参考中国精准扶贫做法,准备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人增收。”

近年来,中国和老挝不断加强在扶贫领域的交流合作。2017年9月,广西负责实施的中国援老挝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在万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省象龙村启动,旨在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技术援助。

49岁的版索村村民妮·坎帕冯莎参加了由20多户村民组成的织布小组,作为一项副业,妮·坎帕冯莎一年增加收入约4000元人民币。51岁的万萍和爱人加入了养牛小组,一头牛平均利润超过3000元人民币。

此前,项目工作团队和养牛技术员到版索村检查养牛示范户牛栏建设、种母黄牛到户情况,还对村民进行养殖技术、疾病预防等培训。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西援助老挝版索村种母黄牛养殖示范户40户,共分配120头种母黄牛。其中,60头种母黄牛已怀小牛犊。

“现在我们有了更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村庄工作经验,还学到许多新技能和实用知识,确保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坎占·布维奈说,中国援助项目为村庄带来许多新理念,还建立了村级项目管理组织。

“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当地有关部门不再简单送钱送物,而是在项目村开展更有效的‘造血型’扶贫。”中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中老国家联合项目办公室中方常驻负责人范西宁说,中方专家组与老方执行团队相互学习借鉴,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2014年,中国在第17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提议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随后,中国选择在老挝、柬埔寨、缅甸3个国家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派出专家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村民能力建设等活动,为这些国家减贫提供示范。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从扶贫到扶智,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得到推广,让当地村民切实感受到中国减贫的智慧和力量。

在近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全球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亚洲理工学院教授拉金德拉·什雷斯塔说,目前泰国通过提供就业服务、提升农村地区“造血”能力等举措推进减贫事业,这与中国的精准扶贫理念有很大相似性。

老挝工贸部部长兼老中合作委员会主席开玛妮·奔舍那说:“继续加强贫困村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全面建设,实现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老中双方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与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先后承办6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举办数十期国际减贫经验研修班,与国际社会共享减贫经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70多个国家扶贫官员先后到广西开展学习交流,考察农村电商发展、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重点项目。目前,广西已完成中国—老挝合作社区、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等减贫示范项目。(记者:何伟、潘强、章建华、黄庆刚)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