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泉州1月17日电 (吴冠标 李玲玲)“泉州申遗成功给了我创作灵感,也给我很大动力,希望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磁灶的陶瓷文化和泉州的世遗风情。”福建民间陶瓷艺术家吴康为如是说。
出生于历史悠久的陶瓷之乡晋江磁灶镇,吴康为从小对陶瓷彩绘充满兴趣,13岁就跟随师傅从事陶瓷彩绘工作。1974年,他离开村庄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一名美术绘画专业的大学生。
因为热爱,吴康为在彩绘陶瓷这条路上坚守了50余年。
事实上,在陶瓷上作画并不容易,加上磁灶釉下彩风格比较粗犷,绘画的时候要心中有数、下笔要快。但好处在于釉下彩不易掉色,不容易被腐蚀,利于长久保存。
“在陶瓷上彩绘泉州的著名景点,我已经持续做了8年。”吴康为说,他最喜欢画的就是开元寺的东西塔,多年来已完成上百个以东西塔为主题的瓷盘和梅瓶。
吴康为家中的工作室摆放着两个瓷盘,分别画着东西塔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瓷盘上国际著名水下考古专家杰瑞米·格林先生的签名尤为醒目。这两件作品是吴康为的得意之作。
工作室展示柜上还摆放着不少以泉州22个遗产点为主题的陶瓷工艺品。长桌上一幅未完成的画作,是吴康为正在创作的泉州22个遗产点国画长卷。
“这幅长卷我已经创作了很久了,一直以来修修改改,草稿、废案都有好几张。”吴康为说,既然要画就一点不能马虎,要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去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其中之一。
早在一千多年前,晋江磁灶出产的陶瓷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而金交椅山窑址是目前磁灶窑系中经科学考古发掘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址,其生产活动开展的年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紧密相连。
磁灶制瓷技术随着华侨华人的脚步传播南洋各地,促进当地陶瓷工艺的发展。菲律宾米岸烧制的“文奈”瓷器,就是磁灶吴姓侨胞传授的。直到近代,仍有众多侨胞在海外操营此业,传授技艺。
泉州申遗成功后,磁灶窑址重焕生机。这让吴康为激动的同时,也勾起了他对磁灶陶瓷技艺传承的担心:这些年来磁灶许多陶瓷从业者放弃了这个行业,年轻人因为学业也少有能专心学习这门技艺的。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为磁灶的陶瓷文化没能得到广泛传播感到可惜,这些都是老前辈们留下的好东西。”吴康为叹息道。
为了将磁灶的陶瓷文化传承下去、推广开来,多年来,吴康为不遗余力地参加各种公益传习活动,常年免费为当地中小学生、大学生授课。
在吴康为的影响下,他的家族中目前有6人从事美术行业。“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手艺,为推介世遗泉州、为磁灶窑的陶瓷文化传承作出贡献。”(完)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激发民族根脉的时代价值
中国银保监会回应河南4家村镇银行取款难: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北理工房山校区发生疫情,情况通报来了
美媒发声:白人至上主义枪手们并非“独狼”
杭州回应地铁站涌水:旁边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所致
新一批中国援助新冠疫苗运抵厄瓜多尔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力以赴打赢抗疫硬仗
沈昌祥等:以前瞻性布局 构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体系
长三角铁路有序增加运力配置助力复工复产
【防疫科普】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一图读懂“咳嗽礼仪”
一起守“沪” | 上海海关: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渐企稳、逐步回升
北京新增49例本土感染者,其中社会面筛查4例
上海青浦:生产防疫两手抓,多措并举保障企业安全复工
第四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邀你来参加!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