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我们都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2020年,我们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两年平均增长5.1%,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抵御住了冲击,没有造成严重的失速。”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1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发布会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吕峰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采访时作出上述分析。
展望2022,吕峰提到,从2021年第四季度,特别是11月、12月的数据来看,经济已有两个“小趋势”的改善迹象——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说明保供稳价的政策持续显效发力;投资回落幅度逐步收窄,12月新开工项目也有明显增加。“最起码,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不逊于三季度。从这些迹象来看,2022年有希望取得一个比较平稳的开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判断,2022年中国经济会走出“最艰难的时刻”,呈现出“前低后稳”的态势。他笑称,预测很艰难,但也很重要,“虽然不能照亮所有前程,但它能指明大家的方向”。
“一季度的压力依然很大”,刘元春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虽然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升,但还是相对疲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面对着美联储加息和疫情的挑战。不过,他认为,进入三四季度,预计会相对平稳,“总体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实施手段”。
刘元春补充说,2022年中国经济稳定的核心力量有三——202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起到了稳定预期的强劲效果,是短期经济稳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会议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核心,相应举措能对目前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进行对冲;此外,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加速,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美国白宫:拜登女儿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通电话
中国银保监会回应河南4家村镇银行取款难: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短期外贸或有波动,长期仍有较强韧性
改革破局护航经济发展
权威解读|专家解读今年前4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北京两地升级为中风险,两地由高风险降为中风险
盘点31省份人口:广东最能生,东北继续负增长
【防疫科普海报】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疫情期间,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纾解压力
一起守“沪” | 上海海关: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渐企稳、逐步回升
【防疫科普】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警惕这些认知误区!
上海青浦:生产防疫两手抓,多措并举保障企业安全复工
上海市实现社会面清零 将进一步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新华全媒+丨“广”聚力量 守护平“安”——四川广安战“疫”见闻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姚凯接受审查调查
精选评论